贵州山中的古代军事城堡,虽为世界遗产游客却不多

贵州北部遵义市,因为遵义会议而闻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遵义被称为“播州”,如今遵义市还有播州区以及许多以播州命名的地名。从遵义市区向北大约20多公里,这里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叫做海龙屯。

海龙屯位于贵州遵义市汇川区,虽然是世界遗产,但是这里的游客并不多,非常冷清,而且游览海龙屯需要体力,整个行程几乎都在爬山,只有徒步上下山一种游览方式。从海龙屯游客中心购票后,还有乘坐5公里的景区观光车才能到达景区入口处。

海龙屯的历史非常悠久,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最初这里是一处军事重镇。在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古代的朝廷通常实行土司制度。唐朝时,南诏土司反叛朝廷,攻占了播州。朝廷派太原杨端收复并掌管播州,杨端就是播州杨氏土司的始祖。自唐朝至明朝,杨氏土司掌管播州700多年,最终因为反叛朝廷而被剿灭。

杨氏土司掌管播州期间,为了保存军事实力,决定修建一座城堡屯兵,于是就选中了海龙屯这个地方。海龙屯从山下到山顶高差约300-400米,杨氏土司在海龙屯修建了9座关口,可谓是固若金汤。山顶比较平缓,建有王宫等生活及军事指挥设施。海龙屯最为知名的关口,当属飞虎关下的三十六步天梯。三十六步天梯的台阶高达半米,而且还是斜坡,即便是今天的游客,也要手脚并用才能慢慢地爬上去。

海龙屯作为一处军事城堡,共设置了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以及万安关、二道关、头道关共九座城门关卡,易守难攻。杨氏土司传到第二十九世,此时是明朝万历年间,土司名叫杨应龙。

如今看到的海龙屯大部分建筑,都是杨应龙修建的。公元1599年,播州土司杨应龙起兵反叛大明朝廷,朝廷派遣24万大军,分为八路进发,历时114天终于攻占了海龙屯,杨应龙自缢身亡,播州从此结束了土司制度,这场战争被称为“平播之役”。

自此开始,播州的土司制度被废除,改由朝廷任命官员来管理播州,而不是由当地世袭土司管理,这一制度被称为“改土归流”。播州结束了杨氏土司725年的统治,拉开了全国改土归流的帷幕,全国土司地区随后逐渐地取消了土司制度。

当年杨应龙修建的关卡依然存在,不过许多关卡城墙已经成了残垣断壁,这些巨石建成的军事设施看上去依然非常牢固。

游览海龙屯大约需要4-5个小时,爬山还是非常累的。山顶比较平缓,有不少古代遗址。其中新王宫遗址是规模最大的一处古建筑遗址。新王宫的总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是杨氏土司居住以及处理政务的场所。

海龙屯在外城还有养马城,养鸡池及养鹅池等附属建筑,这是一座功能完备的小型城市。海龙屯见证了少数民族政策由羁縻之制到土司制度再到“改土归流”的演变,201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Hash:d4c036dd3411fcef72bd594eb3bec1c4b03bed65

声明:此文由 river2014大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