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最绚丽的“红” | 黎平:红军进入贵州的“第一城”

黎平——红军进入贵州的“第一城”,地处湘、黔、桂三省交界,云蒸霞蔚,山尖如剑芒,已有1300多年历史,唐宋即有建制,至今仍保留着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古城德凤。

黎平县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其中侗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69.15%,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也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同时也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所在地,史称“黎平会议”,且素有“侗乡之窗”“曙光之城”“侗族大歌之乡”“鼓楼之乡”等美称。

“黎平会议”由来

1934年12月通道转兵后,中央红军分两路向贵州进发,于12月15日进入黎平。此时,北上还是西进的争论并没有结束,博古、李德仍坚持到湘西去。为了解决路线问题、思想问题、军心问题,18日,中央红军在黎平召开长征途中第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

黎平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开了一天一夜,争论十分激烈,最后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

黎平会议会址

黎平会议会址原为“胡荣顺商号”,是一座四周建有风火墙,内套木结构,分三进,前底后高的明清建筑四合院。这座占地1000平方米的建筑物于80年代初为陈列馆,现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对外开放的窗口。

两湖会馆

1934年12月中旬,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黎平期间,这里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住址。占地面积3479平方米,建筑面积741.9平方米。1984年县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黎平翘街

黎平翘街包括二郎坡及东门街两部分,两头高中间低,形如扁担,俗称“扁担街”。这里保存有明清时期古建筑群,一座座四合院,一排排封火墙,鳞林栉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城内72口古井星罗其间,给古城以灵气。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德凤街道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翘街在2011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黎平旅游景区

黎平肇兴景区为国家级AAAA景区,是全国最大的侗寨,有“侗乡第一寨”之美称,景区主要含“八寨一山”,具体包括肇兴侗寨、中挪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侗寨、夏格、纪堂、上地坪、登江、己伦、萨岁山等。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2007年被中国《时尚旅游》杂志社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共同评选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肇兴侗寨作为贵州省代表景点入选。其中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

(图片源自网络)

责编:杨晓君

Hash:d2574e34d41ef74ceb6cafaedca74c1be509cedd

声明:此文由 文旅中国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