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桥为何数次冲毁数次重修,老成都人为何结婚必到这座桥祈福

| 这座桥为何数次冲毁数次重修,老成都人为何结婚必到这座桥祈福

如同全国各地都有一条滨江路,万福桥这个名字也遍布全国。

扬州万福桥,常州有万福桥,遵义有万福桥,成都也有一座万福桥。

你是取“万福金安”之意,我是要“起居万福”的说法,他是求“万福来朝”的祝福。

名字都一样,却各有各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成都万福桥背后的故事。

01 数次冲毁数次重修的万福桥

万福桥是一座典型的“三无桥”,其建桥时间不详,建桥位置不详,桥的得名也不详。

根据推论,万福桥最早可能出现于唐朝

在唐朝末期,西川节度使高骈为防范南诏对成都城的侵扰,将郫江水改道,挖了一条护城河引入成都北门,使得成都北门有护城河和城郭双重防护。这条环绕成都北门,在合江亭锦江汇聚的河名为府河。而万福桥历史上的大致位置就处在府河水道转折之处。

之所以说“万福桥最早可能出现于唐朝”是一个推论,是因为万福桥的出现在任何和成都相关的典籍资料中都未曾见到描述。我们只得大胆假设,万福桥是府河修建之后,当时蜀人为了通行方便而修建的。万福桥的修建时间必定是晚于府河修建时间的唐末或者宋初。

图片源自网络

万福桥修建的位置亦是不详,是因为其位置在不同时期有过不同的上下移动。万福桥最早有史可查的记载是清朝同治年间的《成都县志·津梁》上的描述:"万福桥,县北二里。架木为桥,上履以屋,有亭有坊,长五丈。“

通过《重修成都县志》我们能大致脑补出清朝时期万福桥的模样。

一座连接金华街和上河坝的石墩木桥,长五丈,宽丈余。(1丈等于3.33米)桥上有木栏画廊覆盖,桥的两端有亭,因为万福桥是成都西北方向入城的要道,所以桥上经常有贩卖各式东西的小贩。最有特色的是当时万福桥的中段一侧有一座很小很小的庙,在桥北还有东岳庙,桥南还有水神寺。离万福桥不远处还有当时成都的木材市场,所以桥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万福桥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因为桥的不远处有一座寺庙,万福桥因为寺庙而得名。这座寺庙在唐代称为净众寺,宋代称为净因寺,明代称为万福寺,后毁于明代正德年间。另一说法是因为万福桥桥头有一块"万福来朝"的匾额,因此得名"万福桥"。

这两种说法都有疑问和可取之处。如果是因寺庙得名,那为什么会取明代的寺庙名,是否万福桥最早修建于明代。如果是因匾额得名,那为什么先有匾额后有桥,那这块匾额又是谁修的呢?

关于万福桥的史料和记载少之又少,具体哪种说法更加可信就见仁见智了。

02 曾经老成都人结婚打卡地和小孩儿夏天的乐园

以前写成都青石桥的时候说过,在老成都补路修桥都是一件隆重的大事,每次在开桥典礼的时候都有“踩桥“的习俗。第一个过桥的是当地最高行政长官,长官在桥头插满的香火中向天地神明行跪拜大礼后通过,余下官员再依官阶大小,缓缓通过,最后才是老百姓通过。

老成都习俗说踩桥能给人带来好运,所以每次举办踩桥典礼的时候总是人山人海。而过去的老成都人更是认为有“万福来朝“这块贴金匾额的万福桥是祈福的好地方。按照旧有习俗,以前新人结婚的时候都会把花轿抬到这里过一次桥,以祈求安康吉祥。这是当时成都民俗习惯里十分热闹的内容,就好比跨火盆,跨马鞍一般,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60年代万福桥桥头,图片源自网络

除了新婚夫妇,每逢正月十五之前也有不少老成都人来到万福桥“踩桥“,以求来年的吉祥。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1947年万福桥被洪水冲毁才结束。

万福桥在已知的记载中前后被冲毁过两次,一次是1947年"水打万福桥"。上世纪成都遭遇了两场大洪灾,一场就是1947年的特大洪灾。当时成都一口气连下了7天惊天暴雨,街道一夜之间全成了河道。而万福桥这座廊桥直接被大水冲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些没在水中木桩。万福桥被冲毁之后并未原样复原,只在附近修了一座普通的木桥替代。后来在1954年万福桥再次被大水冲毁,又在原址修建了一座普通木桥用于通行。直到1959年又重启了万福桥的修建工程,先修建快车道,再建慢车道,一直到1964年才修建完成。这座桥最初叫做人民北路大桥,1981年才正式改名为万福桥。这座桥的样子就是许多老成都人印象里万福桥的模样。

万福桥本不是那么容易被冲毁的。府河在西北桥的位置拐了一个弯,水势就变得平缓起来。河水流经王爷庙的时候又被分出一股,奔向了西门城墙根。岷江从都江堰宝瓶口出发,每年都要携带着大量的泥沙进入成都平原。河沙逐步开始沉淀,流到万福桥这个河水平缓的位置就逐渐沉淀。因此万福桥附近的河底有大量的优质河沙,河岸两侧也有一些少见的细沙滩。

大浪的河沙为万福桥带来两幅独有的景色。

“夕照打沙船”是当时万福桥上一道很有古典意蕴的风景画。想象一下,夕阳西下,落日将河面染成一片橘红色。几只打沙船静静地停在河中。打沙的工人站在船上,用类似于钳子一样的"打沙夹"伸进河底,捞出一爪子一爪子的河沙,一座沙山逐渐在打沙船上堆积而成。打沙船在夕阳逆光中,深邃而隽永。

70年代万福桥,图片源自网络

若要问老成都人,成都的第一个游泳池在哪儿,他们给你的回答一定不是猛追湾,而是万福桥。

万福桥的第二景就来自河水中嬉戏的孩童们。

根据老成都人回忆,1966年夏天,万福桥被开辟为一个天然游泳场。当时万福桥的上空挂着一条跨越府河的巨大横幅,白底红字的条幅上写着"万福桥天然游泳场"几个大字。

一到暑假,万福桥附近就是孩童的天堂。他们飞快地在岸边竹席搭建的更衣室换了衣服,在救护人员的呵斥下,飞快地跑进河水中。当时在水中嬉戏的少年们不自觉地被分为三类,普通的是带着篮球内胆或者自行车内胎漂浮的。家境好一点的套着花花绿绿的游泳圈。最令人瞩目的是有汽车内胎的,有车胎作游泳圈的就可以躺在上面顺河漂流,最是被小伙伴们羡慕。

万福桥边上自然地聚集成了一个小小的市场,卖游泳圈游泳裤的、卖大头菜夹锅魁的、卖冰糕凉水的、卖凉粉凉面的……一堆堆小娃娃从水里钻出来,跑到小市场上吃上点东西,又飞叉叉地扑到水里凉快去了。

可惜1966年以后就是那场持续十年的运动,这个天然游泳池也随着运动消失不见了。

03 传承157年的名菜麻婆豆腐

万福桥不止有天然游泳池,还有一道著名川菜陈麻婆豆腐也诞生于此。

关于陈麻婆豆腐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两个说法。一说是因为饭店女老板小时候得过病,脸上有麻点,其夫又姓陈,因此往来的顾客都叫她陈麻婆。二说是因为按过去习俗,称呼女人皆以夫姓冠头,按规矩女老板应该叫做陈温氏,口语就是陈娘子,老了叫陈婆。因为其丈夫陈春富是麻子,所以众人才叫她陈麻婆,意思是陈麻子的老婆。

以上两种说法的区别只是麻子到底是长在妻子脸上还是丈夫脸上。第一种说法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在各种介绍陈麻婆豆腐的资料上都可以见到,但是第二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具体哪种说法更可信,就靠各位见仁见智了。

十八扯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陈麻婆的一生经历了多个皇帝。她生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于道光四年(1824年)于丈夫在万福桥头开了饭店“陈兴盛”,陈麻婆病逝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陈麻婆或许在烧豆腐的时候听食客们说起过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或许在晚年躺在病床上还听旁人说起过太平天国运动。

图片源自网络

陈麻婆病逝后,因为两夫妇无子,饭店就由他们的女儿鲁陈氏与女婿鲁希智继承。后来鲁陈氏病逝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又由其子鲁世权继承了饭店。经营了三代的饭馆此时已经在成都十分知名,傅崇矩的《成都通览》中就将陈麻婆豆腐加到22家“成都著名食品店”中。冯家吉于1924年刊印的《竹枝词》中也曾经也描述过陈麻婆豆腐。

“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

陈麻婆豆腐虽然在民间颇有口碑,但是这家著名的小餐馆一直都叫做“陈兴盛”,并没有没有更名为现在熟知的“陈麻婆豆腐”。麻婆豆腐也不是一道正式的菜肴名称,只是人们口中流传的一道菜名。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麻婆豆腐”就是小店里的“隐藏菜单”。

一直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陈麻婆豆腐遇到了恶意竞争。万福桥附近有人开了一家名叫“江头归”的饭店,对外也说招牌菜是红烧豆腐。这就如同现在成都餐饮界现在的“鲜知味钵钵鸡”和“干海椒抄手”事件一样。后来为了和“江头归”竞争,陈麻婆后人才正式打出我们熟知的“麻婆豆腐”招牌。

图片源自网络

前文说到,1947年时一场大水冲毁了万福桥,迫使陈麻婆搬到了成都上河坝街,店名改为“陈麻婆饭铺”。在1956年的公私合营中,陈麻婆饭铺加入后迁移至我们熟悉的西玉龙街位置。

陈麻婆豆腐之所以能成为四川名菜,想必和其“豆腐烘来味最精”有关。豆腐自古以来就广受食客的欢迎,我们就用一段李劼人先生描写的婆婆豆腐的场景来结束今天关于万福桥的话题吧。

“于是老板娘发明了做法,将就油篓内的菜油在锅里大大煎熟一勺,而后一大把辣椒末放在滚油里,接着便是猪肉片、豆腐块,自然还有常备的葱啦,蒜苗啦,随手放了一些,一烩,一炒,加盐加水,稍稍一煮,于是辣子红油盖了菜面,几大土碗盛到桌上,临吃时再放一把花椒末。劳动家一吃到口里,那真窜呀!”

Hash:30c5d648014726a009018907b642ee58089343c3

声明:此文由 成都十八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