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红色基地 ┃ 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切实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全新一期的“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学习教育五个一之红色基地栏目与大家见面。让我们一起 打卡山东省内红色基地,聚焦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学好中华民族伟大征程中的“四史”故事。

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以临沂地区为核心的沂蒙根据地始终是我们党和军队重要的根据地之一。在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岁月里,据统计蒙山沂水间发生大大小小的战斗4000余次,当时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1万多人参军参战,10万多名烈士英勇牺牲,涌现出红嫂等一大批先锋模范人物。

地理位置

临沂市兰山区沂州路与陵园前街交汇处向东200米路北

开放时间

08:30—17:30(春夏)

08:30—17:00(秋冬)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是为纪念自第一次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地区牺牲的革命先烈而修建的大型纪念性建筑群和纪念园林。该陵园占地19.2万平方米,有塔、堂、馆、亭、墓、廊等大型纪念建筑物19座。整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式,风格为仿古建筑,南北大门与主体建筑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堂居于一条中轴线上,粟裕、罗炳辉、汉斯·希伯等著名烈士墓和石像亭等建筑物对称布列于东西两侧。

革命烈士纪念堂,1949年5月15日奠基,1950年7月1日落成。纪念堂内影壁上的题词“人民革命的烈士们永垂不朽”、“你们的功绩永垂不朽”为周恩来、任弼时的亲笔专题。堂内巨大石质联碑上镌刻着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25年间,在沂蒙山区境内战斗、工作牺牲及沂蒙山区在外地牺牲的62576位烈士的英名,其中县团级以上的烈士就有372名。在6万余名烈士中有3万余名为沂蒙籍烈士,其他烈士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有的是来自外国的国际主义战士。

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陵园中心位置,1949年4月28日奠基,1950年5月1日落成,和北面的革命烈士纪念堂为陵园初建时的两大主题建筑。塔身正面“革命烈士纪念塔”7个贴金大字为毛泽东主席亲笔手书。塔周镶有大小石碑10块,镌刻着山东省人民政府建塔碑文和刘少奇、朱德、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在题词碑的上方镶有5幅石质浮雕,反映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以及消灭国民党军美械74师的战争场景。十根石柱的顶端,塑有10组工农兵青妇支前拥军、站岗生产、参军参战、支援战争的人物形象。突出了这样一个主题:即这个战争是人民的战争,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

革命烈士公墓,高9.9米,呈立体“山”字形构筑,寓意为人民江山稳固,是将建园初期散葬在园内的19位有名烈士及18位无名烈士,集中安葬在一起。

抗日浮雕长廊建于1992年3月,为仿清亭廊式建筑。环廊内建有勇士亭、流芳亭、和平亭。室内陈展着1950年雕刻的9组33幅以英雄战斗故事为题材的石质形象浮雕,人物生动逼真,事迹雄壮感人。是珍贵的革命文物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仰风承志亭建于1999年,为仿清双层飞檐八角亭建筑。亭内安放着1950年雕刻的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张元寿、山东军区八师师长兼政委王麓水、新四军一师政委刘炎和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赵镈半身石质雕像。

讲述背后的革命精神

在沂蒙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就是当时伟大的沂蒙人民为战争胜利做出巨大牺牲的真实写照!

临沂人民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后来被高度概括为沂蒙精神:“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里包含的深厚爱国主义情怀和光荣精神风貌,能帮助广大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打卡红色基地 传承红色基因

我们下期再见!

猜你喜欢

01| 一部红色影片 ┃ 南昌起义

02| 以“苗”护苗 ,“童”筑健康——济南槐荫区锦绣城小学开展少先队防疫实践活动

03| 队 红色基因代代传——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淄博市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

04| 一个党史人物 | 他的全名被毛泽东主席写入诗词,他是屡建奇功的红军将领……

05| 我动手·我快乐——淄博市第七次少代会主题实践活动精彩呈现

来源|百度百科、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等

排版|孟晓雨

校审|葛 华 李 暖

Hash:e44c3d43ee1042be3cee4d4f3b54d637eef368b5

声明:此文由 中部城市生活指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