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不朽的辉煌文明和远古珍宝,尽在赤峰博物馆

博物馆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驱动力之一。博物馆收藏着历史的见证物,这些不可复制的珍贵遗产,既属于我们这一代人,同样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公平地欣赏、研究和接受教益。

赤峰博物馆就是这么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博物馆。为更好的了解当地文化,我们波罗旅行赤峰第一站,就来到了赤峰博物馆。

赤峰博物馆共有4个基本陈列展厅,分别是红山文化、青铜文化、契丹文化、蒙古族民俗文化。

走入大厅,除了墙上的玉雕龙外,还有屋顶巨大的古时天文图。

先来说说‘“红山文化”。红山,蒙语称:乌兰哈达,意为红色的山峰。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郊的英金河畔。传说内蒙赤峰的红山,原名叫九女山。远古时,有九个仙女犯了天规,西王母大怒,这几个仙女惊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胭脂撒在了山上,因而出现了九个红色的山峰,所以,人们后来都叫它“红山”。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形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石雕人像高38厘米,宽22厘米,厚20厘米,20世纪70年代赤峰市内征集,内蒙自治区专家组2004年6月鉴定为一级文物。灰色凝灰岩质,圆雕,光头圆脸,以单阴刻线琢磨出双眼,鼻子扁平,两侧有磨出的凹坑,嘴用凹槽来表现,双耳突起,脖下有一道凸起圆环,代表项饰。裸体、露双乳,双手捧在隆起的腹上,孕妇状,并着力表现腹部以上,石像栽在一个固定的地点,进行祖先和生殖崇拜,以祈求部落的繁衍和氏族的壮大。

陶凤杯通高9.1厘米,长18厘米,宽10厘米,2004年赤峰市翁牛特旗征集,新石器时代赵宝沟文化黑灰色陶,整体造型为一凤形,长冠,长喙,丹凤眼,杯身长圆形,矮圈足。器壁上饰交叉的几何线纹,细线纹,表示羽毛。这样的造型与中华传统的“凤”颇为相似,已将凤的特征完全显现,这在史前文物中还是首次发现,被誉为“中华第一凤”。

红山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文化,以及原始农业出现龙凤崇拜、原始宗教和祖先崇拜出现的玉文化,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

其中一件叫“C型玉雕龙”的展品尤为珍贵,它积龙头、蛇身、猪鼻、马鬃毛四种动物于一体,雕刻十分精美,尤其是身体中部有个小孔,只要用线穿过小孔后悬空,龙头、蛇尾就会呈现在一条水平线上,华夏银行的LOGO也是以玉雕龙作为原型。

“古韵青铜”展厅,了解赤峰地区以夏家店文化为代表的北方草原青铜文化。夏家店文化以精美的彩绘陶器和繁缛的纹饰、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具及独具特色的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而著称于世。

嵌贝彩绘陶鬲-夏家店下层文化

嵌贝彩绘陶鬲高29.5厘米,口径22厘米,1974年赤峰市敖汉旗大甸子墓地出土,2006年6月内蒙古文物专家组鉴定为一级文物。泥质褐陶,庄重典雅,敞口卷沿,筒状腹,筒状空足,柱状足尖,整个陶鬲造型协调优美、线条流畅。口沿上镶嵌四个贝壳,贝壳间镶嵌四个圆形蚌泡,显得十分高贵。器壁用红、白两色绘制勾云形图案,使得这件嵌贝彩绘陶鬲富有了古朴典雅的气质。

秦权-秦代

秦权,直径23.5厘米,高16.5厘米,腹围74.2厘米,重31.43公斤,1964年在赤峰市松山三眼井乡文中村秦代遗址出土,内蒙古专家组2004年6月鉴定为一级文物。这件秦权呈馒头形,为合范铸造,字迹清晰可辨,权顶正中有弓形钮。外侧有凸起的范铸痕。表面铸有扇形阳铸李斯小篆体,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铸文:“廿六年皇帝尽兼并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者明皆明壹之。” 铭文中的小纂字体笔力刚劲,结构整齐,是研究秦代书法的珍贵文物。

中国的青铜时代形成于距今4000多年前,以中原地区的夏代最具代表性。赤峰地区的青铜文化主要有两种: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

这两种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因1960年中科院考古所在松山区王家店乡夏家店村发掘而命名。依据地层学原理,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叠压在一起,把堆积在下层的早期青铜文化命名为“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4200年—3600年,相当于中原的夏王朝时期;在上面的鼎盛时期的青铜文化命名为“夏家店上层文化”,距今3000年—2500年,相当于中原的西周和春秋时期。夏家店文化以精美的彩绘陶器、繁缛的纹饰、大型的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具以及独具特色的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而著称于世,在北方草原青铜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探索北方民族和中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此外,这两种文化对于研究中国早期国家的出现也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这一地区后来出现的燕、秦、汉等历史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赤峰博物馆的第三部分“契丹王朝”,从展陈的文物和复原的场景,展办方运用各种手法,系统地阐释了赤峰地区的契丹文化。

契丹,一个曾经驰骋中国北方裁员的游牧民族,早在北魏时期就在辽河上游生息。唐代末年,建立了强大的契丹国,后改称辽,曾辉煌一时,统治着中国北方。随着女真族完颜阿骨打起事,辽帝国走向灭亡被金朝替代。契丹,这个象征着猎鹰的民族,逐渐销声匿迹,没了踪影……。据调查,并经DNA测序,其结论为: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後裔。云南山地区的阿、莽、蒋姓“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也是契丹後裔。契丹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在我国陶器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们把这种陶瓷器称之为“辽瓷”。

这个展厅系统阐释赤峰地区的契丹文化,即10至12世纪的北中国历史,英雄的契丹人纵横驰骋,开疆拓土和中原宋朝分庭抗礼,成为草原上第一个封建大帝国的过程,在北中国开始一场文明的洗礼。

最后进到展示赤峰地区金、元至清代的文物及民族风情的 “黄金长河”展厅, 在这里仿佛看到了千百年前,蒙古民族热爱生活,创造财富,积淀文化,向往未来的民族文化和习惯;仿佛又听到了塞外铁马嘶鸣,弓箭飞响的热血战场。

金、元时期是我国陶瓷器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赤峰地区除缸瓦窑等地烧造本土陶瓷制品外,多为外境传入产品,种类丰富,工艺精湛,对当地陶瓷制作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产品主要有瓶、壶、炉、杯、盘罐等,其中玉壶春瓶、青瓷炉以及铁锈花罐、青花瓷、梅瓶、钧窑器等尤为珍贵,烧制精细、品位高雅、纹饰精美。特别是元代的制瓷工艺,无论在造型、花纹、品类、釉彩及工艺等方面,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并为明清两代陶瓷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在下嫁到赤峰的清公主中,身份地位最为高贵的要属固伦淑惠长公主,淑慧公主,名阿图,清太宗皇太极五女,孝庄文皇后生,是顺治帝的亲姐姐,康熙帝的亲姑姑,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17岁时下嫁巴林部长辅国公色布腾。在赤峰博物馆内有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红漆楠木骨灰罐,就是这位公主下葬时所使用的。这件骨灰罐系整块楠木挖旋而成,罐体通施红漆,从肩部至罐体下腹部以金粉环行手书藏文超度经。出土时,罐内仍可见到下葬时留下的服饰残片,此件文物非常珍贵,乃馆藏精品。

故而也有许多清代的服饰首饰出现在蒙古这块草原上。

清朝三百年间,满清皇室先后有二十几位后妃出自蒙古,清室有四十几位公主嫁给成吉思汗的子孙们,荣宪公主就是清圣祖玄烨第三女。这件珍珠团龙袍,是康熙皇帝赐予荣宪公主的朝服。前胸、后背、两肩均为正龙图案,图为前胸正龙图案的龙头特写。此袍为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四个展馆,数以万计的珍贵藏品,形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远古文化系列,拂去历史的尘埃,怀着对赤峰先人的聪明和智慧以及蒙古族人建立起辉煌文明的赞美的同时,更为先祖们给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给世人留下了大量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而感慨。

我把赤峰之旅的详尽攻略搬到了地图上,烧脑的事情让我来,你只享受旅行就好,速来领取这条我专门为你设计的赤峰#旅行家攻略地图#,有了它,旅行变得很简单,我们一起玩转赤峰吧!更多#旅行家攻略地图#请到我的微信公众号LT14210185和微博@蓝田玉烟-徐爽,领取“旅行家攻略地图”,让我们一起玩转赤峰,玩转地球。

新浪微博:蓝田玉烟-徐爽

工作邮箱:14210185@qq.com

作者蓝田玉烟: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西藏杂志特约摄影师,擅长风景和人文,蚂蜂窝蜂首宝藏作者,穷游精华作者,同程验客,携程旅行家、乐途专栏作家,一点,搜狐,网易、飞猪、天天快报、今日头条等自媒体,《重庆交通广播》、《重庆文艺广播》特约嘉宾,曾被加拿大艾伯塔省旅游局和泰国旅游局邀请赴两国旅拍,作品入选两国旅游画册,2014年获西南人文旅游摄影一等奖,2015年获泰国婚纱旅游摄影大奖,2016年获同程验客年度冠名赛第一名,2016年山东攻略大赛三等奖,2016川航摄影比赛第三名。

Hash:3458bfaee1941a33d6f1182cfcc190befceccd64

声明:此文由 蓝田玉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