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知名旅游景区,周末约朋友一起去逛逛

吉县,隶属山西临汾市,商祖乙时,属耿地。西周,称翟成。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成为吉县。2000年10月,属临汾市。吉县地处临汾市西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低温、霜冻等。

01挂甲山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始凿于隋开皇二年(582年),唐、宋、金时期多有补刻。现存摩崖石刻隋、唐风格尤甚,个别龛为金代风格,宋代摩崖造像无实物保存,唯有石刻题记存留于此。2019年10月7日,被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造像凿刻于坐南朝北的山崖下端,由西至东共有造像5区,每区2一3龛,多为火焰式或尖拱形。雕饰手法基本采用剔地突起与线雕相结合,与其它石窟中圆雕相比,别具一格。谢悉坤柔圣母庙始建于宋天圣元年(1023年),元延祐七年(1320年)重修,明隆庆四年(1570年)局部重建。现仅存圣母殿,为元代遗构。大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减柱造,前檐施大额枋两层。

02克难坡

克难坡是个黄土山头,原住有六户人家。这个山头,是由西向东并列和从北到南倾斜的五条沟梁组成,各梁均有一块冲积平地,或种有庄稼,或栽有桃树。后来阎锡山将这里定为营地,在事建筑,经过二年多的修建,终于将这个弹丸之地修建成了一座窑洞叠立,颇具规模,可容纳两万余人的山巅小城,一时成为第二战区的军事重镇与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村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乃一三面临沟河,一面通高原葫芦状独立山梁,地势险要。1940年至1945年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司令官总部、山西省政府、民族革命同志会等首脑机关曾驻扎在这里,人称“小太原”。建筑有阎公馆、实干堂、田步室、批评室、克难室、竞赛室、检讨室、真理室及望河亭、忠义词等。除满山遍野的土窑洞外,重要建筑均为石头干砌,建筑技巧甚称一绝。莅此可访史怀古、别有风味。

阎锡山根据自然地形分别将六条沟梁命名为:西新沟、一新沟、二新沟、三新沟、四新沟、五新沟。之所以取“新”字为头,与其1938年 6月,在古贤整军会议上强调的“新能存在,旧必灭亡”有关联的。

整个城堡结构,布局是以内外两道城垣构成,一、二新沟居内,是城的核心地区;三、四、五新沟和西新沟为外城。城堡周围设有六道关卡,东端梁顶,叫庙儿岭问事处,东北通往古贤沟叫神道要问事处;临黄河岸畔设马粪滩问事处,南面沟底叫麻库掌问事处;通往内城有东、西门问事处。每个问事处除设警卫部队外,尚有一个值班室,进入城堡须经值班室请示得到认可后方可进入。

除这六道关卡可进入克难城外,周围深渊峭壁均在各个制高点的碉堡控制之下,根本无法通行。克难城内一新沟居中,沟口建有实干堂,即会议室。

堂后建有一排石窑,是主持会议办公地,堂前有广场,广场南建有洪炉台,即阎锡山每天早上举行朝会,发号施令之处,间或亦在台前场地召开大会或举办晚会。沟内东西两崖,打有两层窑洞,住有二战区司令部各处室、同志会执行部、参谋处、机要处、军务处、军需处、副官处、粮秣处、服装处、文件稽督处、会计处、省银行、参事室、内勤队、检参室。

正北面建有昭义词大厅,亦称忠烈祠,内供抗战忠烈人员牌位,以纪念抗战牺牲将士。如抗战初期忻县陈敬棠殉难之牌位。两旁厅柱刻有两副对联,一联是:“千秋庙貌光华胄,九曲涛声壮国魂”,另一联是:“百战鼓鼙思壮士,三河袍泽仰英灵”。祠后崖上窑洞住有同志会各组及干部招待所、克难小学等;阎公馆在实干室右前方。是一排座面向东的窑洞,共七孔。第一孔为阎锡山的两个公子所往;第三、四孔是阎锡山所居,全窑用白麻纸裱刷一新。

因阎锡山畏湿潮,土炕缝隙全用石灰填充又外加纸裱,以保持整洁干燥,土炕上平铺着鹅绒被褥,竖着鹅绒靠枕,白色外罩。炕桌上摆着水晶平光镜,高中度老花镜、放大镜,日式粗水笔,美式歇弗尔式细水笔,戴月杆小楷、墨盒,纸张之类,东西虽多,却井然有序。炕桌对面摆着一列长凳,兼作办公室。有特殊公干,阎锡山坐在炕桌旁听汇报。两孔窑合并的会议室,兼作接见干部或招待来宾的处所。开会时,阎锡山坐在一把网绳穿起来的自制靠背木椅上。上面铺着棉花垫、狼皮褥。夏天开会时,阎锡山脚踩在木踏板,冬天又脚踏热砖。在阎锡山的办公桌上,摆着眼镜、放大镜及各种笔,一旁放着浸泡桔皮水的泥精壶。这些东西,阎来物到,阎去物随。

03锦屏山

山位于吉县城南边约0.5公里处,此山林木丛郁,春夏花开馥香,秋季山果点点,冬日松柏挺拔,宛若锦屏的一座山脉,故名锦屏山。

相传唐尉迟敬德曾途经此地挂甲于山,又名挂甲山。其主要景点有三处:一是在挂甲山脚下从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开始至明朝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九百多年间的历代摩崖石雕,共有五区七组之多。其刻工之精细、造形之优美,使游者赞叹不已,其中有一佛像,右手托腮,左膝微屈,两目微合,神态自若,运用了浮雕与线雕相结合的、富于立体感的手法,实为精品之作。其二是摩崖造像旁的佛阁内端坐的一尊铁佛,高二米五,铸于金代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三月。

原存放于吉县屯里镇五龙宫村的铁佛寺内,九十年代初被盗,几科被偷运出境,公安人员千辛万苦始予追回。1995年吉县文物站复修“佛阁寺”,将铁佛安放其中。有乐善好施之主捐款上万元以金粉重装,使原本铸造技艺精湛、栩栩如生的佛像,更加辉煌端庄。三是皇天后土庙,坐落在挂甲山巅。

沿公路上行五百米,再登台阶108级,便可见到两相对峙、造形优美的钟鼓楼钟楼内悬挂金代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铸造的原安平安国寺大钟一口,花纹清晰,声音洪亮。再上台阶36级,便可见皇天后土庙。此庙为仿本县谢悉村“坤柔圣母庙”而建。谢悉庙始建于宋朝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元代在原址上重建。该庙的斗拱、额枋、梁架等结构奇特,为中国古代建筑中之少见者,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但原庙已经坍圮,为保存这一古建瑰宝,故按该庙原貌修建了这座皇天后土庙。庙内现塑有伏羲女娲像,神形端庄。除以上三处外,佛阁寺内还陈放着北魏、隋、唐各代的佛像造像碑,石佛、文字碑刻数十尊及阎锡山在克难坡的《洪炉歌》石刻一方。

Hash:254776034fe6d3b18e2f44d4e21516fa5fd3afad

声明:此文由 寒夜吹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