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采石古镇有什么好玩的?

导读:马鞍山采石古镇有什么好玩的? 采石不夜城门票? 谁知道太白墓在哪儿啊?

马鞍山采石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5公里处的长江东岸,景区总面积64.85平方公里,由采石矶、濮塘、青山、横山四大片区共同组成,景区以诗仙李白为灵魂,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底蕴,以“翠螺浮大江”的山岳型景观为特色,是一个集文化欣赏、自然观光和休闲散步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风景区。

采石不夜城门票?

不收门票

长江不夜城位于采石古镇东侧大西塘区域,占地面积134亩,总面积89332㎡,街区总长1100米,是集精致国潮场景、灯光艺术交互、行为艺术演绎、科技体验、特色美食、网红打卡、水景水秀、裸眼3D全息、沉浸式巡游演出于一体的综合型休闲旅游度假区。

长江不夜城项目融合长三角发展活力和文化特色,结合马鞍山采石矶生态旅游区独有的山水风景、人文历史、民俗非遗等元素,通过一街、一卷、一乐园、四广场的整体布局,场景化的沉浸式体验,打造创新型场景空间模式,一步一景,一步一娱,全面激活夜间经济。让马鞍山“长江不夜城”明珠绽放,璀璨夺目。

谁知道太白墓在哪儿啊?

在马鞍山太白镇 在马鞍山坐到石桥的车就能到了李白的衣冠冢在马鞍山最知名的古镇采石,传说李白常在采石矶登矶饮酒赏月,一次醉酒,见江水中漂浮不定,若隐若现的月影,误为月落,便跳江捉之,刚落江里,却有一头巨鲸从江底飞起,载着李白升天,这就是著名的"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传说.此后人李白的衣冠被江上渔夫捞起,葬于采石镇内。1972年被迁葬于采石矶上。墓前碑刻“唐诗人李白衣冠冢”几个大字,既苍劲有力,又隐飘逸脱俗之气,为现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手书。山下有太白楼一座,初为唐代纪念李白常游采石矶而建。李白衣冠冢与太白楼,吸引了历代游人。许多诗人骚客游此,常将李白投江捉月的传说故事加以发挥,仿佛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之死,只有按传说故事的结局才符合李白的归宿。最具代表性的要算宋代诗人梅尧臣诗:“采石月下逢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

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 李白墓在马鞍山市当涂县的太白镇,原葬于当涂县城南5公里的龙山东麓。唐元和十二年(817),李白生前好友范作之子范传正,时为宣歙观察使,因念与李白有通家之情,经过几年的明察暗访,得知李白儿子李伯禽虽然定居当涂,曾为其父守孝,但已于25年前离开人世。李白孙子离家出走,不知所终,唯有两个孙女,也已“一为陈云之室,一乃刘劝之妻。”

她们告诉范传正:“先祖志在青山,殡于龙山东麓,地近而非本意。”

范传正得知此事,立即前往青山勘察。 青山位于当涂县城东南7.5公里处,亦名青林山(今当涂县太白乡太白村前),高372米,北临姑溪河,东傍丹阳湖,西隔青山河与龙山对峙,南视平野。方圆30公里的青山,又名谢公山,环顾四周群峦迭翠,芳草如茵,茂林盛树,景色清幽。南朝齐著名诗人、宣城太守谢朓游历至此,被青山景色陶醉,遂于青山南麓建造故宅一处(今谢公祠)。在《草堂集》中,李白对青山情有独钟,说“一生低首谢宣城”,“青山日将暝,寂寞谢公宅”,“宅近青山,同谢朓公之脱骨”。

范传正为了遂李白的遗愿,他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将李白墓迁葬于青山西麓。

范传正亲自为新墓撰文,“谢家山兮李公墓,异代诗流同此路。”给予李白很高评价。墓前建了享堂一座(今太白祠)。 采石矶上的李白衣冠冢,太白楼和青山的李白墓、太白祠构成了一实一虚相互映衬 的独特的墓葬人文景观,共属李白墓所引发的墓葬文化组成部分,是无可非议的,也为历代所认可的。

Hash:6fdd8688fd33fe1006944477cbb577e4c87fe504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